在要求較高的應用場合都會對調節閥提出切斷要求,因此切斷功能是調節閥的一個重要 的使用功能和内在質量指标(對切斷等級的劃分及标準見相關資料)。在現場使用中,往往 會出現調節閥切斷不好,洩漏大等故障。除因堵卡、允許壓差過小而被頂開等原因造成的洩 漏增加外,絕大部分都是由于調節閥的結構缺陷和選型不當造成的。
一、結構型式的選擇
雙密封類調節閥(如雙座閥、雙密封套筒閥等)主要的缺點之一就是洩漏大。但上世紀 80年代以前,由于當時較盛行套筒閥,然而,不少廠家卻在套筒閥上下了很大功夫以改進結 構來降低洩漏量,使其演變成非常複雜的結構。于是,這又帶來了許多不足: 零件多、可靠性差、備件難、維護難、切斷效果不理想等等。實際上,這是設計思路都陷入 了誤區,與其在閥體的“心髒"内作如此複雜的改動,倒不如通過外部調整來實現。因此, 應選擇單密封類調節閥。這樣,密封問題、可靠性問題、維修和備件問題均被一一解決了。 此時,解決矛盾的重點轉化爲介質對閥的不平衡力增大的問題,解決它僅需配強力活塞執行 機構、加粗閥杆即可。這種通過外部來解決的辦法顯然比通過内部的複雜改進要容易得多, 與其說這是辦法問題,還不如說這是思路問題。 進入到九十年代,人們開始尋找結構更簡單、密封更可靠的切斷閥。這時,發現角行程 閥比直行程閥(單座閥、套筒閥、閘閥)更具有優越性,于是産生了三偏心切斷蝶閥、全功 能切斷閥、硬密封切斷球閥。
二、密封面的選擇
(1)面對面密封:
常見的柱塞閥芯,其密封面爲60℃的小錐面,閥座也是60℃的小錐面,此小錐面的寬度通 常在0.5mm~2mm之間,要密封好就必須保證兩個錐面良好接觸。但事實上,它始終受到加工 誤差的影響如同心度、不圓度、傾斜度等,其密封效果不十分理想。這類閥的洩漏率通常爲 10-4,經過精密的研磨可達10-6,隻能達到較好的密封等級。
(2)球面密封:
利用閥芯的球面轉動與固定的閥座小錐面相切,它們之間爲線接觸,這就比上述面對面密 封的效果好。公司推出的全功能超輕型閥、球面密封蝶閥等就是采用這一思路來制作的, 其洩漏率可達10-6~10-8,高性能的三偏心蝶閥可高達10-8,以至零洩漏。
三、密封材料的選擇
(1)軟密封
除耐腐蝕的襯裏閥門外,一般的軟密封閥指閥芯或閥座兩者之一采用非金屬材料(主要爲聚四氟乙烯,還有橡膠等)的密封形式的閥。軟密封閥密封效果最佳,但在管道安裝、系 統的清洗中都有可能留下或多或少不幹淨的雜物(如焊渣、鐵屑等),它們流經調節閥時, 容易把軟密封閥座或閥芯劃傷,使洩漏量增加,密封的可靠性差。所以,選擇軟密封結構必 須考慮介質的清潔和投運前嚴格沖洗管道。
(2)硬密封
硬密封再堆焊耐磨合金等是切斷閥的最佳選擇。這種方式在考慮密封性的同時也考慮了 使用壽命和可靠性,雖然出廠指标隻有10-6~10-8,達不到軟密封零洩漏的效果,但足以滿足 嚴密切斷的要求,而且它經久耐用,從經濟的角度考慮更合算。